芒种,“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而此时广州进入龙舟季,大小河涌里,龙船鼓点越来越密!
在广州番禺区洛浦街上漖村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之时。番禺区上漖村龙舟制作基地是广东最古老的龙舟制作和维修基地,被誉为广州龙“诞生地”,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上漖龙舟制作技艺也成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近日,记者探访番禺区上漖村龙舟制作基地,了解龙舟制作的故事。
省博物馆“二龙” 皆从上漖“腾飞”
广府地区龙舟习俗历史悠久,南越王墓出土的船纹铜提筒上的龙舟花纹篆刻,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南越国时代,岭南就已经出现了龙舟竞舸的盛况。
在广东省博物馆四楼的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陈列着两条狭长的“巨龙”,各长40多米。一条全身乌黑,叫棠下黑龙,一条红色为底,船身画满杨桃、荔枝等猎德出产的水果和八仙过海的图案,是猎德村独有的“花龙”。
“猎德花龙”曾在1998年、1999年、2004年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夺得传统龙冠军,是名副其实的“冠军龙”。
广东省博物馆陈列的棠下黑龙、猎德花龙均产自上漖
大多人所不知的是,2008年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两条棠下黑龙和猎德花龙,均产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洛浦上漖村,为上漖龙舟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黄福所造。
六代传承 百年沉浮
番禺洛浦上漖村龙船厂——广东最古老的龙舟制造基地,也是广州“龙”的诞生地,是历史悠久的手工制作船只和维修基地,沉浮了百年龙舟文化历史。
上漖村所在的洛浦街沙滘岛,珠水环绕,河网纵横,北邻沥滘水道,南接三枝香水道,水运交通方便,是造船的天然良港。
上漖龙舟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黄剑挺介绍,上漖村龙船厂已有140多年手工造船历史,历经六代龙舟匠人的薪火相传,以精湛技艺闻名遐迩,龙舟销往珠江三角洲,还远销广东湛江、湖南、浙江、港澳及东南亚、南非等地。2018年5月,上漖龙舟制作技艺正式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漖龙舟制作技艺包含升底、钉脚旁、扎彩盘、上龙缆等14个工序,拥有侧立偏差控制、掌口、钉眼处理和船体设计4大技术。上漖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主要分布番禺区洛浦街上漖村,以黄、卢、梁和陈四个姓氏为主。上漖村所产龙舟为西江水系常见的“鸡公头”龙舟。该龙舟“样式好、密度高、划得快、够坚牢”,被广泛应用于龙舟竞渡活动。珠三角地区大部分龙舟产自上漖村。广州番禺、增城以及省内顺德、中山、新会、江门、湛江是主要覆盖区域,湖南、浙江以及港澳地区等处也有上漖龙舟踪迹。
上漖龙舟制作技艺具有重要的技艺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上漖村龙舟制作是珠三角、粤西、港澳地区的“鸡公头”龙舟制作技艺的集大成者,而且,其掌握的侧立偏差控制、掌口、钉眼处理和船体设计等四大独特技术,具有不可替代性。上漖龙舟制作技术的传承,直接影响龙舟文化在华南地区传承和发展。上漖龙舟制作技艺对番禺区乃至珠三角龙舟习俗以及依赖于龙舟习俗的宗族、村落维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鸡公头”龙舟制造有这些“牛”技术
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和东江水系,两者使用的龙舟在结构有所差异,分别称为“鸡公头”和“大头狗”。西江水系的“鸡公头”龙舟细长狭窄,龙头造型干练,远看像只公鸡,适合浅窄多弯的河涌中行驶。
东江水系的“大头狗”船身宽阔,平底,驶起来平稳,龙头造型稍宽胖些,适合在宽阔浪大的江面上行驶。珠三角地区的龙舟以竞渡为主,普遍采用的上漖村生产的“鸡公头”龙舟,被认为是“样式好、密度高、划得快、够坚牢”。
■ 上漖龙舟制作有哪些技术秘诀呢?
1、侧立偏差控制技术
整条龙舟不论是长龙还是短龙,侧立偏差不会超过1厘米。造船师傅在制作龙舟时,会从选料、制作中时刻把握尺度,严格进行技术控制,确保侧立偏差在可控范围。侧立偏差少,龙舟运行过程就不会出现方向偏差,起到既平稳又快速的效果。
2、掌口技术
掌口即指木头与木头之间的接驳口。上漖村龙舟掌口密,容不下一根头发丝,而且不会散口和裂口。上漖龙舟最神秘之处是坤甸木与坤甸木之间不利用任何黏合物质,靠人工仔细地凿出各种规格的咬口,再仔细地磨平,这需要眼力好,只有熟练的师傅才能做好。
为了使掌口做得更好,上漖龙舟技师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且专门研制了一些“独门”工具,陈汉慧船厂易武师傅的“刀”形尺子等。
3、钉眼处理技术
每口钉眼都用几件工具才能完成,力求高密度,因而整条龙舟不漏水。上漖龙舟制作技术中,龙舟制作技师会针对不同需求而进行“一对一”设计,设计出多种形式的钉眼。如:在花旁处采用“品”字形设计,在交山处则多为“八”字形的设计。
4、船体设计技术
龙舟制作技师根据每条船所要求的长短宽窄和吃水深浅,对水局(包括龙骨两侧的旁开倾斜度、高矮度以至座位等)都有一套既完整又不尽相同的尺寸以及既精密又合理的结构布局,使龙舟真正能做到划得稳,去得快,够牢固。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叶安琪、吴红颖、陈国添、戴睿、黄国宏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番融媒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