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学会原谅,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何必耿耿于怀?这种说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出现,然而,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复杂的情感和心理机制。我们常常被告知要“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似乎一个“无法原谅”的状态是一种道德缺陷,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那为什么我们会被逼着原谅呢?
强迫自己原谅,可能是一种自我背叛。对于许多受害者来说,尤其是那些从小遭受家庭暴力、童年创伤和情感虐待的人,原谅往往会成为压抑自身真实愤怒的镣铐,成为合理化施虐者行径的托词。在这种情况下,强迫原谅不仅无法带来真正的解脱,反而可能加重内心的痛苦与矛盾。真正的疗愈不是强迫原谅,而是承认伤害的存在,学会为自己而活。
你的愤怒不是缺陷,而是你曾努力生存的证明。作家皮特·沃克在其著作中提到,愤怒是对过往伤害的自然反应,尤其是对于经历过创伤的人来说。这种愤怒是自我保护的本能,反映出一个人曾经为生存而努力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下,压抑愤怒只会让我们更加痛苦,而面对和承认愤怒,才能真正走向自我疗愈的道路。
沃克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他曾患有严重的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PTSD),在经历了漫长的痛苦与挣扎后,他结合自身的疗愈经历与三十多年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从业经验,提出了一套针对CPTSD的疗愈方法。通过这一方法,沃克不仅帮助自己走出阴霾,也为许多经历过相似痛苦的人提供了希望与支持。
你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如何对待自己。许多CPTSD患者常常陷入突如其来的痛苦情绪,仿佛回到了受伤的过去。沃克将这种现象称为“情绪闪回”(Emotional Flashback)。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的内心常常住着一个“内在批判者”,不断贬低自己,让他们觉得自己活该被这样对待,都是自己的错。面对这种内在的批判,沃克提出了“自我再抚育”的概念——像理想的父母一样对待自己,允许自己休息,设定健康的边界,拒绝伤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过去的阴影,迎接新生。
真正的强大,不是强迫释怀,而是允许自己真实地活着。许多人认为,原谅是一种道德义务,然而,真正的释怀并不是逃避痛苦,也不是讨好施虐者。相反,真正的疗愈是承认伤害的存在,允许愤怒的发生,拒绝让恨意主宰自己的人生。我们无法强迫别人做出改变,但可以创造自己的阔海蓝天,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快乐。
在沃克的书中,他提到的“自我再抚育”不仅是情感上的修复,更是对自我的一种重新定义。它教会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如何设定健康的界限。这样的认识,对于那些曾经受到伤害的人来说,是一种解放。通过自我抚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如何与过去和解,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学会自我疗愈、接纳自己的愤怒与痛苦,才是走向健康心理的第一步。无论是面对伤害的勇气,还是在痛苦中重新寻找自我的能力,都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或许,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与自信。
推荐书籍:《不原谅也没关系》,作者:皮特·沃克,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编号:9787571425517。这本书不仅分享了作者的亲身经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与思考。通过阅读,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如何面对过去的伤痛,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宁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