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充电头网了解到,传统的后装式无线充电方案需要额外布置线缆,容易破坏车内的整体美观和协调性。而前装式无线充电方案将充电模块深度融入车辆座舱设计,能够无缝嵌入中控台、扶手箱等触手可及的区域,同时避免因接口不兼容导致设备无法充电的问题。此外,与后装无线充电产品相比,原厂前装设计更加注重散热结构和多重安全保护,显著降低了使用风险。
本文将借助2025年5月的新能源汽车数据,从无线充电参数、安装位置等维度,详细解析当前主流车型的前装无线充电方案,为广大读者提供兼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选型参考。充电头网特别整理了2025年5月上市的35款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的车型,以表格形式呈现,供读者参考选购。
无线充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汽车类型
根据充电头网的数据整理,在2025年5月推出的内置无线充电功能的新能源车中,中型SUV的占比最高,达到23%,共有8款车型;其次是MPV,占比为17%,共有6款车型;再次是中大型SUV和中型车,两者占比均为11%,各有4款车型。
总体来看,在2025年5月发布的车型中,MPV、中型和中大型汽车的款数较多,这表明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拥有宽敞腿部空间、头部空间以及更大后备箱空间的车型。
汽车品牌
根据充电头网的数据整理,在2025年5月发布的内置无线充电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中,NIO蔚来品牌的市场份额最高,占比达到11%;其次是东风和魏牌,各自占比均为9%;再次是尊界、上汽大通、五菱、长安和零跑,各自占比均为6%。
截至2025年5月,内置无线充电功能的品牌分布如下:蔚来有4款,东风和蔚来各有3款;其次是尊界、上汽大通、五菱、长安和零跑,各有2款;其余品牌均只有1款。
汽车能源类型
充电头网通过整理数据了解到,在2025年5月发布的内置无线充的新能源汽车中,纯电车型占比最高,占比可达51%,实际有18款;其次便是插电混动,占比达43%,实际有15款;最后是增程,占比为6%,实际有2款。
从2025年5月发布的支持无线充的新能源汽车来看,纯电凭借政策红利、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成为绝对主流,插电混动在过渡期发挥补充作用,而增程车型则相对较少。
无线充电功率
在无线充电功率方面,除官方未标注无线充电功率的5款车型外,大多数车型的无线充电功率可达50W,占比83%,实际数量为25款。其次是15W功率段,占比17%,实际数量为5款。
综合来看,汽车前装无线充电的功率普遍为50W。主要原因在于车企在成本控制与用户实际需求之间进行了权衡。目前,50W的功率已能满足主流无线快充的需求,同时成本可控,因此50W前装无线充电成为车企的主流选择。
无线充电位置
最后,充电头网对前装无线充电装置的位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车型均在前排配备了无线充电装置。具体而言,91%的车型在前排配备了一个无线充电装置,6%的车型在前后排各配备了一个无线充电装置,而前排配备一个无线充电装置、后排配备两个无线充电装置的车型仅占3%。
目前,多数汽车的设计理念是将无线充电功能主要服务于驾驶员,通常将其设置在中控台下方的凹槽处,以便于随时充电。然而,在后排单独设置无线充电装置需要占用一定的乘坐空间,因此,只有部分MPV和定位偏向商务用途的车型才会在后排单独设计无线充电位置。
充电头网总结
根据充电头网基于2025年5月上市的新能源汽车数据分析,前装无线充电技术已深度融入主流车型的设计,成为智能化座舱的重要标配。
从车型分布来看,中型及中大型汽车凭借显著的空间优势成为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的主力。其中,中型SUV以23%的占比领先,MPV紧随其后,占17%;中大型SUV与中型车各占11%。这一数据反映出消费者对车内空间实用性的高度青睐。在品牌层面,蔚来以11%的占有率位居榜首,东风与魏牌并列第二,各占9%,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在技术参数的选择上,汽车制造商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50W无线充电功率以83%的压倒性占比成为行业主流标准,远超仅占17%的15W方案。在安装位置方面,91%的车型选择仅在前排配备一个无线充电位,充分体现了“以驾驶员为核心”的设计理念,确保了触手可及的便利性;而提供后排无线充电的车型(包括前后各一个或前排一个加后排两个)合计占比不足10%,主要集中于部分MPV或商务定位车型。
从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车是前装无线充电的绝对主力,占比51%;插电混动车型作为重要补充,占比43%;增程式车型则相对较少,占比6%。
充电头网精心整理的35款车型详细参数表,不仅系统地梳理了当前市场前装无线充电配置的现状,更以其专业性和实用性,为消费者在智能化选车过程中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决策参考。